2024乐易读书第十讲“仁爱集义”活动开始了
Hide
乐易读书活动宗旨
【乐易读书】
自古以来,人们对人生的无常颇多感叹,对命运的把握,总是会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叹息。真可谓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。注然勃然,莫不出焉;油然漻然,莫不入焉。已化而生,又化而死。生物哀之,人类悲之。”(《庄子.知北游》)
可以这么说,生活就是一个展现生命力的过程。充分展现生命力就是要热爱生活,在生活中展现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。生活在于行动,行动的过程就是生命力展现的单元。
人类的生命力展现过程是由爱所推动,包括自爱与仁爱。
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展现生命力,如何才能具有内在的仁爱之心,并落实到行动之中呢?
人总是应当为自己寻找一个精神家园的,生而为人就应当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,以及人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心灵的终极关怀。
展现“仁爱”是有重要意义的。奥地利思想家弗兰克尔指出:“固然,探索人生意义,会引起人的内心紧张,而失去心情平静。但是,这种紧张恰恰是精神健康不可或缺的前提。在这个世界上,我敢讲,能如此有效地帮助人们在恶劣的逆境中坚持下来的,莫过于对人生意义的认识。”
最后,引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(1770-1843)的诗句来说:“尽管充满劳绩,但人依然可以,诗意地栖居在此大地上!”
当然,在现实生活中,要过上诗意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为生活有无诗意完全取决于人们的心态,生活的诗意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。
欢迎参加9月28日下午2点的乐易读书活动《仁爱集义》。
往期内容回顾:
通过2024.3.23第四讲《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4-物质性空》,按照量子力学的说法,没有什么是真实的,我们不去观察它们时,则什么也不能说。这样一来,我们也就明白了,经典物理学所给予的物质存在性信念,与其说是表明真实物质的存在,倒不如说是心灵观测作用的结果。用东方哲学思想来讲,对于天人合一的空性,一切存在于意识的体悟之中。不存在什么“客观”的对象,一切“观察”都是“主观”的体现!宇宙的终极本体是一个具有叠加精神与物质两极的单一状态,是真空缘起的空性。也就是说,我们整个物质世界与我们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是整体关联在一起的。
通过2024.5.25第六讲《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6-神经机制》,周昌乐教授带我们领略了大脑和神经机制的神秘与伟大,他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,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于塑造特定的大脑。一切学问都是大脑的杰作,一切唯“脑” 识。
不仅让我们见证了大脑如何一步步塑造人类特有的智慧。大脑的可塑性也告诉我们,无论年纪多大,从现在开始去塑造我们的大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。而创造性思维,作为智能时代的关键能力,让我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,哪怕现在AI日新月异,我们人脑也有其独特优势。
通过2024.6.22第七讲《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7-正心静坐》,让我们了解到儒家静坐正心的方法和步骤。同时,讲座也从现代科学诠释了静坐有利于缓解压力、增强免疫能力、防止心脏病与癌症、消解负面情感、治疗忧郁症等精神疾病。它将帮助我们以清明、良好、平和及快乐的心态走向轻松生活,是应对外部复杂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!
通过2024.7.20第八讲《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8-意识反观》,让我们了解到千江有水千江月,人人都有佛性,个个心中有仲尼,宇宙精神人人有之,每个人需要把它显现出来,不要被他蒙蔽了。所谓悟识,就是通过“无住生心”,就是去除一切内外意向对象后的意识状态,达到对外离相,于内无念,而生其意识之心。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慢慢修行。
通过2024.8.24第八讲《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9-精神作用》周昌乐教授根据万物缘起理论,智慧生命的演化和意识的自明活动,提出了全新的精神学说原理。不仅让我们了解到精神的由来,更让我们明白,人的存在最根本的是精神的存在。人生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体验,取决于人们的精神状态,那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。
所以,人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。
海报由周雨桐设计